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24章 拒绝合作,辣椒畅想曲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室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力,有的只是在试验田里配合的权力。

    “那我们投入这么多还要受制于人,有什么意思呢?”

    “是啊,方支书,这个项目就算了吧,实在不行我们自己搞实验室。”

    会上,各位理事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与农科院合作。

    上次培育南光三号稻种的时候,是以合作社为主的,方涛等人只是配合进行探究。但现在农科院要彻底主导实验室项目,大家觉得没法合作。

    “那行,就按照大家的意见拒绝这个项目。”

    方唯也不会纠结,合作社又不是他一个人的,大多数人不同意他也不会一意孤行。

    他本来就不看好这个合作项目,拒绝了也好。

    晚上。

    方唯喊侄子到家里吃饭,吃完饭之后便告诉了对方合作社的决定。

    方涛大吃一惊,他根本没想到合作社会拒绝合作。在他看来,实验室建在新林县的地界,迟早还不是属于合作社的?

    有了实验室,对合作社的育种工作来说,等于是如虎添翼。

    谁成想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。

    “满满,你不再多考虑一下了?”

    方涛终究是有点不死心,他倒没有想自己回去后怎么交代的问题,毕竟这事儿不是他能左右的。

    他是真心觉得合作的条件很不错,放弃了有些可惜。

    “涛涛,今后合作社和院里可以就具体的科研项目合作,但不会进行这种大投入的合作。你回去后和李主任实话实说,他不会怪你的。”

    方唯笑了笑,告诉了侄子理事会的看法。

    涛涛无奈的摇了摇头,在家呆了三天便匆匆赶回了省城。

    李主任听完他的汇报,倒没说什么,随即把这个合作项目方案扔进了垃圾桶。

    十天后。

    瑶岭家具公司正式在省城开业,除了公司总部,还在省城建立了一家规模不小的专卖店。

    公司的主要的职能是坐镇中南几省,辐射全国。

    方唯没有去参加开业仪式,而是派了一位理事前去。作为公司的生产基地,竹器厂的经营管理交给了林汉阳和盘莲花,方平大部分时间则呆在了省城。

    田桂花辞去了托儿所的工作,调到了家具公司,成为了一名后勤人员。

    方家兄弟身处两地,平时难得见一面,但从事业上来说方平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。

    家具厂在省城还招聘了一些有行业经验的人才,开始逐渐走出了社队企业的小圈子,正在向正规化的企业迈进。

    方唯这段时间经常呆在二队的试验田里,安静做着自己的研究。

    除了一些常见蔬菜,他这段时间主要的精力都用于了培育大豆种子。

    大豆在南方种植的较少,但没关系,他可以调整属性值,使得培育出来的大豆品种更加适合北方干旱寒冷的气候。

    蔬菜的重点是培育辣椒,起码有六个品种的辣椒已经基本成型。

    高产蔬菜种子的培育已经有好几年了,在这两年取得了重大突破。其中,各个品种的辣椒就是代表,在保持了原有风味同时,产量大幅增加,并具有高抗性的特性。

    合作社在大型粮仓内部建立了“种子库”,以保证这些品质优良的品质种子能流传下去。

    上午。

    方唯头戴着草帽正在试验田里忙活,赵金生找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方支书,我已经安排人去其他公社走访了辣椒种植户。他们对于新品种的辣椒感到很满意。一个是口味很好,另一个产量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!这几种辣椒我已经命名为瑶岭1号辣椒到瑶岭6号辣椒,现在能确定定型,从而可以大量上市销售。”

    方唯打算继续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,打算把“瑶岭辣椒”当做一个拳头产品来培育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要分出一部分田地生产各个品种辣椒的种子,同时减少蔬菜的种植面积。17各大队的蔬菜田加一起可不少,几万名社员根本吃不完。

    这等于是造成了浪费,所以今后会更加的精打细算。

    另外,方唯还打算减少黄豆和花生种子的供应量,目前这两种经济作物的种子都有供过于求的趋势。

    所以,未来合作社的育种会朝着多元化前进,不再依赖单一的品种。

    两人聊了几句,方唯便离开了试验田,和赵金生一起回到了办公室。目前大豆种子的培育还需要时间,但六种辣椒种子的定型也能带来不少收益。

    “老赵,等以后瑶岭辣椒打响了名气,咱们可不仅仅局限于培育种子。还可以和其他公社种植辣椒的农户合作,签订收购合同。”

    到了办公室,方唯去泡了两杯茶,然后坐下和对方说了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打算再成立一家社队企业,专门生产辣椒酱,名字都想好了,就叫瑶岭辣椒酱。

    但前提是要打响瑶岭辣椒的名气,为以后一系列的营销打好基础。有

第324章 拒绝合作,辣椒畅想曲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